勤能补拙的科学原理

首先应说明“拙”不是指智障这类的疾病。如果是这样的缺憾,估计再补也没什么用处。

“拙”应该理解为通常说的“笨”。“笨”是指人很难从旧知识出发获取新知识(人类的知识就是一个庞大的相互联系的网络)。建立这种新旧知识节点的联系是一种物理、化学的过程,伴随着极大的随机性,成功建立稳定的关联是一种小概率事件。聪明与笨的区别就在这个事件的概率不同。从开始尝试建立联结到建立成功所尝试的次数是一个随机变量。而人类脑细胞的生化反应速度从平均角度讲没有明显差异,所以这个随机变量等价于在时间上或长或短的随机变量,即通常所说的反应快慢。聪明的人反应快,笨的人反应慢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达到相同的学习效果,笨的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多次的联结尝试。所以必须靠勤奋来等效的增加“反应速度”——把聪明人用来玩的浪费掉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类似的事情还有所谓的“天才公式”。发现新的东西也是一种尝试性类随机过程,所以只有花足够多的时间才能有所成就。而所谓的灵感,只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把小概率事件变成大概率事件的一种美化的描述。这个道理小到玩游戏爆宝物、大到生物进化都是普适的。正是长达几十亿年的孜孜不倦才造就了我们眼前繁荣美丽的一切。

聊一聊吧

3条评论

说点啥呗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